5月6日,立夏
“一朝春夏改,隔夜鸟花迁。”2023年5月6日2时18分34秒,立夏节气至。《历书》上说: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
(相关资料图)
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立夏向来被认为是世间万物蓄满能量、即将加速生长的季节。人们应根据节气变化,调节自己的饮食、作息和心态,顺时养生、以待夏来。
春深迟暮,夏日初长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称:“立夏,四月节。立字解见春。夏,假也,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”
“假”是“大”的意思,是指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,到此时已经长大了。
人们 习惯把立夏作为夏季开始 ,立夏也被称为 “春尽日” ,由春到夏,日光渐燥,雷雨增多,炎暑将临。
不过,由于我国各地冷暖不同, 入夏时间实际上也并不一致 ,若按气候学的标准,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℃以上为夏季开始。
因此,立夏前后,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了夏季,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,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。
全国大部分地区,平均气温在18~20℃上下,正是“百般红紫斗芳菲”的 仲春和暮春 季节。
立夏·三候
立夏这个节气的历史十分悠久,早在距今2250年前的战国末年,就已经被确立了。
所以,从那以后,立夏就成了 预示季节转换 ,划分四季中夏季开始的重要节气。
古籍中记载:“立夏之日,蝼蝈鸣。又五日,蚯蚓出。又五日,王瓜生。”
一候蝼蝈鸣
初夏时节,蛙类开始在田间池畔鸣叫、觅食。
蝼蛄 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 ,随着蝼蛄的鸣叫,夏天的味道渐渐浓了。
二候蚯蚓出
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,阳气极盛的时候,蚯蚓也出来凑凑热闹。
蚯蚓是喜阴的生物,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。
此时, 地下温度持续升高,阳气极盛 ,蚯蚓也耐不住掘土而出凑凑热闹,迫不及待赶赴盛夏之约。
三候王瓜生
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,在立夏时节 快速攀爬生长 ,于六、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,人们采摘,并相互馈赠。
立夏·习俗
01 饯春迎夏:表达对丰收的祈愿
从古至今,人们都认为“立夏之时乃万物之兴”,立夏就是 万物繁茂、走向兴盛的标志 。
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,人们就创造了许多庆祝“立夏”的习俗。
那时候,人们把上古时期的五位贤君,分别尊封为青帝、赤帝、黄帝、白帝和黑帝,并设立了各种节日,来祭拜他们掌管着的天地五方和一年四季。
其中,青帝太昊(hào)掌管着东方和春季,而赤帝神农 掌管着南方和夏季 。
所以,在春末夏初的立夏时节,人们会举行一场隆重的“饯春迎夏”仪式,恭送青帝归去、迎接赤帝到来。
古时候的帝王们,则会在立夏这一天,率领文武百官,到国都南边的郊区, 举办各种“迎夏”活动 。
赤帝的专属色是朱红色,所以随从帝王出行的臣子们,也会身穿朱红色的礼服,佩戴朱红色玉佩,就连马匹、车旗都一律带有朱红色。
另外,宫廷里还会“ 立夏日启冰 ,赐文武大臣”,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,由皇帝赐给百官。
而寻常老百姓很难像皇帝和大臣们一样,给自己制作昂贵的礼服和披挂。
所以,和披红挂彩、祭天拜神的隆重相比,他们的迎夏活动,更加接地气。
百姓们会在立夏这一天,将 朱红色的旗帜 插在自家的门前窗口。
02 斗蛋游戏:家家户户煮个囫囵蛋
谚语称:“立夏胸挂蛋,孩子不疰夏”,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。
立夏这天中午,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(鸡蛋带壳清煮,不能破损), 用冷水浸上数分钟 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,挂于孩子颈上。
孩子们便三五成群,进行斗蛋游戏,蛋分两端,尖者为头,圆者为尾。
斗蛋时,蛋头斗蛋头,蛋尾击蛋尾。一个一个斗过去, 破者认输 ,最后分出高低。
03 立夏“称人”:祈求上苍带来好运
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,秤钩悬一根凳子,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。
司秤人 一面打秤花,一面讲着吉利话 。
秤老人要说“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。”
秤姑娘说“一百零五斤,员外人家找上门。勿肯勿肯偏勿肯,状元公子有缘分。”
秤小孩则说“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长大会出山。七品县官勿犯难,三公九卿也好攀。”
立夏·养生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”
立夏养生,把握阳气生发,就是 抓住健康命脉 。
吃好三样,养阳补元气
01 “送春”尝三新
“无可奈何春去也,且将樱笋饯春归。”
在立夏这一天,惜春的风雅人士,会备下酒席 为春天送行 ,名为“饯春”。
而“饯春”宴上的主角就是“立夏三新”。
用新熟的 樱桃 、 青梅 和 麦子 ,组成的传统“三新”,都是各地当季产出的鲜嫩物。
不仅都十分鲜嫩可口,而且都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,既能 生津止渴 ,也能 滋补阳气 。
而这“尝三新”的习俗,不仅寄托了人们“告别春天、辞旧迎新”的美好期盼,还表达了人们对“滋养阳气,健康体魄”的追求。
02 “迎夏”食时蔬
《莲生八戕》中说:
“孟夏之日,天地始交,万物并秀。”
立夏之后,阳气渐长,许多植被开始肆意生长。
这个时节的 苦瓜、丝瓜、生菜、青梅、枇杷 等时令蔬菜和水果,经过了春天的积蓄,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和纤维素。
口感和养分都已经达到最佳水平,不仅促进人体肠胃蠕动,还能平衡阴阳、提高新陈代谢。
所以,立夏时节,人们除了“尝三新”之外,还会采集这个时节中其他 新鲜的蔬菜水果 ,祭祀祖先的同时, 庆祝夏天的到来 。
为感谢立夏所带来的生机,也为汲取养分来滋补自身。
03 “补气”吃夏蛋
“立夏吃只蛋,力气大一万;立夏不吃蛋,上坎跌下坎。”
立夏时节,因为气温上升,人们常会感觉四肢疲乏、食欲不振。
用 茶叶末 、 胡桃壳 或其他 香辛料 煮制而成的“立夏蛋”,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并且还性平温和,既能补气虚,也能滋阴润燥。
“靠山吃山鲜,靠海吃海味”。
从古到今,勤劳智慧的人们,一直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应季食物,来 养阳补元、迎接立夏 。
喝好三样,养胃健脾气
当脾胃虚弱时,全身的脏器会受到影响,身体也无法得到滋养。
所以立夏之后,更要注重营养的摄入, 补水清热、祛湿生津 ,达到“养胃健脾”的目的。
01 喝“立夏茶”,补水清热
正所谓:“谷雨很少摘,立夏摘不辍。”
茶树在立夏时节会加速生长生,而茶农也因此加快摘茶的速度。
因此,立夏这一天,人们习惯 收集左右邻居家的茶叶 ,约上亲朋好友,一起烹饮“七家茶”。
因为茶叶有清火明目的功效,所以人们认为,在立夏喝“七家茶”,不仅能补充水分,还能消暑提神、 避免“苦夏” 。
02 喝“立夏羹”,祛湿补气
“吃了立夏羹,麻石踩成坑。”
自古以来,立夏时节,民间都有吃“立夏羹”的习惯。
这是因为,中医学上认为,随着天气愈发炎热,人体的腠理也会逐步开放。
此时我们体内的阳气会发散出来, 外面的湿热会趁机侵入 。
而用 五谷 和 红枣 、 银耳 这些东西熬成的“立夏羹”,不仅有祛湿补气的功能,还有“应时耕作、不忘农时”的寓意。
所以,立夏喝“立夏羹”,既是养胃护脾的食补妙方,又是传承农耕文明的仪式。
03 喝“立夏汤”,补充营养
俗话说得好,“立夏一碗汤,医生不用帮。”
立夏之后,天气会在短期内变得炎热、潮湿,新陈代谢越加旺盛的同时,肠胃也因气候变化, 无法及时消化 吸收食物,造成营养缺乏。
这个时候,喝一些用 莲子 、 百合 、 小枣 等熬制,口味清淡、营养丰富的“立夏汤”。
既可以生津止渴,又可以补充营养,可谓一举两得。
做好两样,养心立志气
《黄帝内经》曾强调:“肝主春, 心主夏 。”
中医上认为,自然界中四季的阴阳消长,和人体五脏功能的活动相互通应。
而夏季是 “心”最为活跃的季节 ,所以,立夏养生,不仅注重养胃健脾、调节日常饮食,还要注重养心立志,调节我们的心态和作息。
01 保持好心态,以克“暑伤心”
《医学源流论》说:“心为一身之主。”
立夏过后,越来越燥热的天气,会让人出现 忧虑多思、易怒易躁 等反应。
所以,这时候,我们更应静心安神。
保持心境平和 的同时,学会遇事冷处理、放宽心态,调节焦躁情绪,保持情绪稳定。
多进行一些静心凝神活动,既能培养自我兴趣,还能练就平和心态。
02 锻炼身体,以防“夏打盹”
俗话说:“春困秋乏夏打盹。”
立夏时节,人们会经常感到精神不济,出现 四肢无力、疲劳犯困 的现象。
适当地增加户外活动,在锻炼身体的同时,也保持强健的体魄。
而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,尽量 避免高强度的剧烈运动 ;
在运动之后,多喝一些“立夏汤”来补充水分和营养。
愿你生如夏花,热烈绚烂
《莲生八戕》一书中说:
“孟夏之日,天地始交,万物并秀。”
在立夏之后, 万物就进入了生长后期 。
冬天的小麦已经开始扬花灌浆,油菜也接近了成熟的阶段,所有夏收作物的丰收年景,就已经成了定局。
因此,立夏不仅充满了希望,更是见证了成长。
而在这个以“成长”为主题的节气里,奋力生长的,不应该只有万物,还有我们自己。
泰戈尔说“生如夏花般绚烂”,和经不住风雨的春花相比,夏花绚丽而坚韧。
既能受得住最热烈的阳光,又能经得起最狂暴的骤雨,然后迎来丰硕的秋天。
而我们的生命也该如此。
所以,我们也该随着世间万物一起,在这个最合适成长的立夏节气里, 一起迎风生长、潜心学习 。
让自己能像夏花一样,悄悄拔尖,然后开出绚烂的花朵、惊艳四方。
而这,便是立夏给予我们的最大意义。
— 点击下图,查看更多节气故事 —
@宜宾发布 @封面新闻 @宜宾新闻网 @新三江周刊 @宜宾日报 @万年历 来源: 万年历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健全共建共治共享...
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...
本届进博会上,以“智慧医疗构建健康管理...
流畅的轮廓、大气的车身、强劲的电动引擎...
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,京东连续5年参与进...
在韩国,中国工商银行首尔分行联合使领馆...
图①:在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,工作人...
本报北京11月8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...
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...
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。习近平总书记...
习近平总书记在给“中国好人”李培生、胡...
越是深入了解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,就越能...
夯实基础、补齐短板、凝聚合力,造就大批...
冰清玉洁、精金良玉、玉振金声、玉树临风...
一个个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”的故...
晨风吹拂。山东省费县费城街道王家庄村广...
本报嘉兴11月8日电(记者金歆、窦瀚洋)8...
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...
继续在线上举办国家展,为观众带来沉浸式...
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...
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(记者成欣)11月8日...
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11月8日,国务委员兼...
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阿中两国提供了理...
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,处处可见绿...
新华社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8日电(记者姚兵...
“连续5年如期举办进博会,是中国践行互利...
举办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...
“不够喝还可以来添哦。”第五届进博会新...
全球首发、亚洲首展、中国首秀……第五届...
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