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 >> 详情
9.9元生成AI写真 隐私安全引担忧
来源: 人民邮电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03 10:08:02


(资料图片)

“竟有如此神仙应用,亲娘都说像,线下的写真馆得哭了。”

“元就能拥有几百元才能拍出来的写真照也太香了。”

以上是网友对近日刷爆朋友圈的小程序“妙鸭相机”的使用评价。妙鸭相机是一款在线生成专业质感大片的AI相机,是“投喂”符合一定要求的人脸照片生成数字分身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(AIGC)应用。用户花费元并上传20张以上包含人脸的照片后可生成数字分身,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即可一键获得个人写真,下载精修氛围感大片。制作过程简单、比线下照相馆便宜得多的价格,让这款应用一经推出便有不少微信朋友圈、抖音、小红书用户分享使用体验。

在线上写真制作火爆社交网络的同时,一些用户也表达了自己对个人数据隐私、人脸信息安全的担忧:上传的照片如何管理?用户的人脸信息是否会挪作他用?妙鸭相机最初版本的用户服务协议提到,用户需授权妙鸭相机在全世界(包括元宇宙等虚拟空间)范围内享有永久的、不可撤销的、可转让的、可转授权的、免费的和非独家的许可,使得妙鸭相机可以任何形式、任何媒体或技术(无论现在已知或以后开发)使用用户的内容。“霸王条款”引发热议和担忧,对此,妙鸭相机团队日前回应,用户上传的照片只会用于数字分身制作,不会提取也不会用于识别和其他用途,且分身制作完成后自动删除。

实际上,对于人像照片等个人信息滥用的担忧不仅存在于妙鸭相机,也是AIGC应用需要正视和回答的问题。近日发布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将于8月15日起施行,其中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预训练、优化训练等训练数据处理活动,使用具有合法来源的数据和基础模型;涉及个人信息的,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
生成式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,而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个人敏感信息。如果这些数据被泄露,可能会对个人隐私和安全造成威胁,比如AI换脸冒充他人进行网络诈骗等。任何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用开发机构都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对隐私数据进行加密和匿名化处理,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访问和使用。 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